因为带着全家人栽植红枣,惠国海两年前曾经远赴美国哈佛大学,参加由美国个人与公共、科技与消费者食品委员会举办的农业与食品论坛,并登台介绍了自己以家庭为单位,依靠科技进行规模化栽植红枣的经验。这一讲,惠国海成了清涧的“名人”。清涧的枣农提起他都引以为傲。
近日,记者到清涧县下廿里铺乡师家湾村惠国海的枣园采访。站在记者面前的惠国海面色黝黑,朴实忠厚。指着载满枣苗的三轮车,惠国海说:“这段时间真把我忙坏了,这是我刚从县上东区买回来的2000株优质树苗,都是我一棵一棵挑选的好苗子。”
惠国海介绍说,今年,他要在师家湾村新建40亩矮化密植枣园,这也是清涧县实施“东枣西移”工程的一个优质示范枣园。清涧县林业部门还专门请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实地指导。这个枣园全部采用大棚栽植,平均每亩栽400株枣苗,明年进行嫁接,后年就可以产枣并开始盈利。采用大棚栽植,彻底解决了红枣害怕雨涝减产的难题。如果在盛果期,每个大棚最高产值可以达到30万元。
今年62岁的惠国海是清涧县红枣协会副会长、“十里香”红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2000年开始“专心务枣”以来,如今,已拥有师家湾、贺家畔、李家川、高柳树、笔架山几个地方的1000多亩枣园,分别由他自己和儿子、女婿管理。去年,他家枣园出产的红枣一公斤卖到30元,而且供不应求,很多客商提出要预付购枣款,都因为订购者太多无法满足供应而被婉拒。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