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生姜”事件爆发,人们对蔬菜种植安全再一次产生担忧。很多人好奇,菜农自己吃的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到底用不用化肥、农药?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了吉林省一些蔬菜种植地区。
近日,记者来到吉林省九台市九郊街道莲花九社,这里是当地蔬菜水果供应主产区。走进村子,几乎家家的房前屋后都有蔬菜棚。棚的面积不大,棚内的种植品种有菠菜、西红柿、生菜等。
来到村民许文英的大棚中,他正在一个人拔草。他告诉记者,家里种菜快8年了,一年种植三季蔬菜,六分地,一年收入1万多元。
“菜地里都用什么化肥?”记者问。
“主要是农家肥,也用买的肥料,有时也打农药。”许文英回答说。
他告诉记者,自己家吃的蔬菜也从大棚里采摘。由于化肥、农药用的量不多,他并不担心蔬菜的安全问题。
从九台市到德惠市沿线两侧,记者看到有不少大棚,其中有的种植香瓜,有的种植蔬菜。大棚面积都在1.5亩左右。当问起自家吃的菜是不是来自大棚时,一些菜农给出了和许文英不一样的答案。
“自己吃的菜都在家里的院子种,大棚里的菜主要是供应给城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菜农说。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省的农村地区,一家一户的占地面积特别大,房前屋后都有空地可以种菜。
他给记者讲起“两块菜地”的区别:自己家的菜地,主要用农家肥,以及养猪、养鸡的猪粪、鸡粪等肥料,从来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有时菜地出现虫灾,也都人工处理。大棚里的菜就不一样了,是用来挣钱的经济作物,产量越高,挣得越多。所以会使用化肥、农药等,就是为了一个好收成。
记者来到榆树市五棵树镇正义村时,村民窦红芹正在收拾自家院里的菜园。在正房的后面,有一块面积大概两分地的菜地,里面种着茄子、豆角、大葱、土豆、菠菜等,还有几棵桃树、李子树和海棠树。
窦红芹带领记者来到房前的前院,这里养着鸡、鹅,一台拖拉机停在院中间。窦红芹说,鸡粪、鹅粪等农家肥都用在菜地,所以这些蔬菜长势很好,吃着放心。虽然距离镇中心不远,但窦红芹说很少去镇里买菜,一是自家的菜基本够吃,二是害怕市场上卖的菜不安全。“现在外面卖的菜不是打农药就是上化肥,得知毒生姜的消息后,都不敢去市场上买生姜了。”
来源:证券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