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农村“空心化”渐显,正面临“农民荒”危机
2024-05-04 06:02    8561 

今年夏粮可望迎来“十连增”,而下一个十年是否还会“十连增”?“农村空心化”、“土地城镇化”的现实让未来粮食增产面临挑战,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更需要深入研究——城市扩张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严控土地的城镇化;中国如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农民……

浇灌浆水、防治病虫、准备收获……眼下,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夏粮生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农业气象专家预测,如果后期天气正常,我国夏粮将再获丰收。

在高起点、高基数上,如果夏粮再获丰收,将迎来可喜的“十连增”。粮食连年增产,令人振奋。然而,许多人也开始担心:实现连续增产后,我国粮食还有增产后劲吗,增产的空间又在哪里?在城镇化发展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入城市,“空心化”的农村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农村“空心化”渐显:散户缘何不愿种粮?

最近几年,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塘下村种田人越来越少。“全村一共430多户,2003年村里还有一半农民在种田,现在只有120户种了,还多是村干部、小组长和老人,40岁以下的人种粮积极性几乎为零。”村支书刘学泽说。散户为什么不愿种粮?刘学泽说,这几年粮食连年丰收,但粮价涨幅远不及种地成本涨得快。现在和以前比,每亩地用肥增了70元,用种增了40元,加上机耕等各种费用,每亩投入从原来的220元涨到现在的400元左右。虽然种地成本翻番,但粮食产量增加不多,每亩五六百元的收入只抵上打工三四天挣的钱,真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不抵一月打工钱”。

目前,像塘下村这样的村庄在我国十分常见。于是,每年开春,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场景:妇女、老人在田间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

这幅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奔向城市里的工厂,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来承担。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