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成效明显,甘蔗亩产达到8吨。陆华勇黄成城摄影报道
进入5月,糖厂已全部停榨。与此相伴,广大蔗农与糖厂延续高价的梦想也停摆了。糖价的低迷,让蔗农与糖厂在甘蔗丰收季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几年间,糖价为何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曾经“两头甜”的产业,何以变得“两头不甜”?新一轮产业复苏的突破口又在哪里?近日,记者深入产糖量占全国六成以上的广西,一探究竟。
1 遭遇困境
蔗农丰产不丰收,糖厂举步维艰,“两头甜”产业变“两头不甜”
“现在化肥和人工成本太贵了,蔗农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古坡村蔗农王立勇扳起手指,算起了种蔗收入:家里种了22亩甘蔗,产量92吨,每吨475元,减去肥料钱1万元,请人帮忙砍蔗的7000元,一年的纯收入只有2.22万元。“虽然风调雨顺,比上年增产了7吨,但实际收入却比去年低了近7000元。”王立勇说。
本榨季以来,广西砍蔗劳动力紧缺,砍蔗费用上涨明显。江州区蔗糖局局长马捍文说:“以往榨季也存在用工难,但今年特别突出江州区5家制糖企业总日榨量6万吨,需要砍伐工人8.5万人,劳动力长期缺口2万人左右。”供需失衡,使得劳动力价格大幅提升,今年比去年每人每天增加20元,达到了100元。与此同时,化肥成本每亩也增加了150多元。
成本大幅上升,甘蔗收购价却不见提高。2012/2013年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每吨475元,比上年减少25元。农民种蔗每亩收益只有571.5元,净利润减少189元,每吨甘蔗净利润减少42元。
蔗农叫苦不迭,糖厂也是举步维艰。
“这个榨季,我们进厂原料蔗96万吨,每8吨甘蔗可榨1吨糖,付给蔗农3800元,加上物流、人工、税收等投入,今年制糖成本达到每吨5400元。”崇左湘桂糖业公司常务总经理莫江说,现在白糖的售价是每吨5500元,已逼近了成本价,靠榨糖基本赚不到钱。“还好我们建起了蔗糖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还能靠下游产品,如酵母、肥料等获利。”莫江说。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