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打造徽茶品牌的关键
2024-05-04 05:37    8314 

我省茶园面积和产量在全国位次的不断下滑,暴露了徽茶市场营销能力弱、市场开拓不足的短板,限制了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老三”变“老七”茶叶大省遭遇位次后移危机

清明之后,很多人的茶杯里换了新茶。尝新,是这个季节很多人的嗜好。对盛产绿茶的安徽而言,春季自然也是观察茶市,探究茶产业发展的时节。

5月7日,合肥市芜湖路一家茶叶店里,坐满了品茶购买的客人。“感觉今年茶叶价格比往年便宜些,茶叶品质也不错。”捧着一杯刚刚沏好的茶,一位顾客告诉记者。

此前,4月初,黄山市遭遇罕见的霜冻灾害,全市近40%的茶园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亿元。以往,这样的消息往往带来茶价飙升,而今年却未引起茶市的波动。省农委特产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茶市整体平稳,价格与往年相当。

茶价平稳,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相对往年有增加。然而,不久前省统计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安徽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在全国的比重双双逐年下降,位次后移,茶叶大省的地位遭遇挑战。

专家介绍,1990年,我省茶园面积178万亩,占全国11%以上,居全国第三。2010年虽突破200万亩,但占全国比重下降为6.8%。到2012年,达到224.5万亩,占全国的6.6%,降为全国第七位。“茶叶大省的地位有所动摇。”省统计局的报告这样写道。

与之对应的,是产量的滑坡。1987年,我省茶叶产量占全国超过10%,2012年产量9.5万吨,在全国的占比下降为5.3%,位次也退居第七。2012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6.4%,比全国水平低2个百分点,同期福建为8.1%,云南为10.8%。

“在努力建设茶叶强省的道路上,我们步履蹒跚,不经意间,茶叶大省的地位不稳当了。”一位业内人士焦虑地表示。

品牌弱营销差“小市场”无法带动“大生产”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赋予安徽数一数二的茶叶资源。主流舆论中的中国十大名茶,安徽占据4席,更不要说数百种品质优良的地方茶叶品类,茶产业也因此成为不少地方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但传统产茶大省为何茶园面积和产量却增长缓慢?

来源:安徽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