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重庆黔江:商讨对策 应对新一轮猪价下跌
2024-05-04 04:36    9007 

4月25日傍晚,几乎囊括了黔江区所有生猪养殖“大佬”的牧昇生猪养殖股份合作社,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应对新一轮猪价下跌。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养殖户来说,从去年开始的猪价下跌“寒冬”还未结束;但对整个生猪产业来说,现在却是有实力的企业调整结构、赶在猪价回暖时盈利的最佳时机。

两大特点

养殖者喊“难支撑”

“去年底生猪收购价曾涨到每公斤18.2元。没想到只高兴了几天,价格又跌了!”牧昇生猪养殖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华兴说。

25日,黔江区生猪收购均价为每公斤12.2元,比成本价低2.5元左右;与此同时,某名牌饲料价由去年初的每公斤3.4元涨至现在的3.8元。这意味着,社员出栏一头猪要亏两百多元。

“这轮猪价下跌,有着降幅大、饲料价格却相对坚挺的两个特点。”市农委负责生猪产业发展的副调研员向品居说。

据市农委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很快进入下行通道,良种猪收购价从每公斤14.71元降至13.45元,降幅达8.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收购均价同比下降8%左右的急剧下跌。

以往饲料价格也伴随肉价走低。而这次下跌过程中,育肥猪饲料每公斤同比上涨9.3%,而饲料中的主要成分豆粕,价格上涨10.51%。

据测算,目前我市猪粮比已跌至5.2∶1,远低于盈亏平衡点的6∶1。

两大原因

迎来新一轮“猪周期”

按以往惯例,猪价是三年一个周期,为何这轮猪价在仅仅回暖3个月后就迎来下跌?

“生猪产业高度市场化,近几年受散户退出、疫病等影响,‘猪周期’已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市农委畜牧处处长吕祖德说。

这一轮价格下跌,仍与供求两个方面紧密相关。

从供应方面来看,在全国大流通格局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4%,而我市则为1.8%;我市与全国一样,产能都偏高,其中全市能繁母猪占总存栏的比例达到11.7%,市场上猪肉供应较为充足。

同时,我国与近十个国家签有猪肉进口协议,每月仍有一定量的“洋猪肉”进入国内市场。较便宜的“洋猪肉”对国产猪肉带来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春节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消费量往往会下滑;而3月份的“黄浦江抛猪”事件,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心,使得猪肉消费雪上加霜。

两者努力

来源:重庆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