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葡萄酒消耗量缓缓提升
2007-2011年期间,标准静酒(包括酒精含量低于15%的红酒和白酒)及汽酒的全球消耗量仅增加2.8%,达到26.79亿公升,相当于320亿瓶。
2012-2016年的增长有望恢复至2000-2005年期间的较高增幅,达到5.3%,消耗量于2016年达到28.73亿公升,相当于344.81亿瓶。
2、汽酒增长速度最高
汽酒于2011年占全球葡萄酒消耗量的7.7%,其2007-2011年的增幅为4.17%,而静酒的升幅只有2.72%.
汽酒消耗量预期在2012-2016年将会进一步上升8.52%,主要来自四大汽酒市场(德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预期增长。
3、中、美、俄、澳推动增长
2011年,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澳洲推动全球增长,较2007年消耗多出1.29亿公升,相当于增加15.5亿瓶。
在此期间,中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国,而美国则在2011年成为全球第一。澳洲同时跻身十大葡萄酒消耗国之一,令罗马尼亚跌出十大之列。
4、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干邑市场
中国在2011年消耗11.45亿公升烈酒,较2007年多出129.97%,成为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耗国。
然而vinexpo/theiwsr的研究预测,此增长在2012-2016年期间将会放缓至14.74%,预计2016年将达到14.12亿箱。
中国人喝酒习惯上的转变乃来自本地烈酒(尤其是中国白酒及茅台)与葡萄酒之间的竞争;后者受大众欢迎的程度与日俱增,往往成为各类酒会的焦点及日益流行互相赠送的礼物。
目前中国乃法国烈酒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2007-2011年,中国的干邑消耗量上升55.58%,而美国则下降了11.35%.
vinexpo的研究预测,2012-2016年期间,中国的干邑消耗将进一步增长60%,而美国的干邑消耗将大致保持平稳。因此到2017-2020年,中国有机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干邑市场。
5、欧洲消耗量下跌
德国和英国的葡萄酒消耗量于2007-2011年分别下降2.73%及4.07%,乃15年来第一次。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