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种前把根部用稀泥、烂泥敷一下;栽种时,根部泥土要堆成尖,比周围稍高些。”4月18日中午,在息烽永靖镇团圆山村,驻村挂帮队员、党支部副书记杨江正忙碌着给村民们讲授葡萄种植知识。
团圆山村有林地9000余亩,森林覆盖率47%。一直以来,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传统种植水稻、玉米以及外出务工,大家热切盼发展、望增收。
去年9月底,省、市、县启动第二批干部挂帮驻村工作,在县督办督查局工作的杨江,又多了一个身份——驻团圆山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
上任伊始,他深入走访调研,邀请县农技专家实地指导,积极为当地发展出点子、找路子。结合当地有较好的森林资源,乡村农家乐有一定规模,土地不连片这些实际,决定大力发展具有旅游观光效益的葡萄产业,利用离县城较近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杨江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支两委和原单位的赞同。
“在2个月的时间里,他走村入户,把全村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掌握得很清楚,然后主动给我们协调项目。”村主任杨忠志谈起新派来的“助手”赞赏有加。编制规划、召开群众会,申报项目……杨江积极跑部门、争资金。去年底,总投资200万元的500亩葡萄种植项目落户团圆山村。该项目涉及9个村民组、248户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根据种植面积,农户将免费获得葡萄苗、水泥柱和钢丝。
“三年后葡萄开始挂果。按照市场价每斤2.5元、亩产4000斤保守估算,葡萄亩产值上万元不成问题。同时,还将带动周边20余户农家乐发展,解决就业百余人,每人月工资起码在1200元以上。”这笔经济账,杨江一见村民当面必“细算”。“下一步要搞好葡萄种植技术、管护方面的技术培训,确保见效益,上规模。”
不光是栽葡萄。村民们心中还有另外一件喜事,就是石头田组人饮工程即将建成投用。去年,杨江积极协调县水利局,投资12万元建设石头田人饮工程,将解决31户150人饮水难。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拉近了杨江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小杨”书记。
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做好“三良工程-良种计划”推广前期统计,协调县供电局改造东山组地灾搬迁点农电网……眼下,在杨江的“民情日记”本上,工作日程已排得满满当当。
来源:贵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