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建设难题
2024-05-04 03:24    9003 

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的问题逐渐突出,不少城市或严重缺水,或因污染而有水不能用。为此,有的城市不得不远距离调水,有的被迫超采地下水并引发地面沉降。专家称,水资源短缺日渐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建设难题。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受地理条件限制,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3月中旬由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国家发改委等单位专家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指出,2011年,北京、天津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和11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市行政区水资源也极为贫乏。

河北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0%。而石家庄市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称,到2020年,石家庄市域总人口将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在城市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石家庄多年平均降雨量538.3毫米,人均水资源量276立方米,是目前中国35个最为缺水的城市之一,属于极度缺水地区。目前石家庄市年均缺水约10.4亿立方米,即使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全市缺水率仍将达17.1%。

由缺水引发的大规模地下水超采已成了“迫不得已”的举措,但由此形成的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也成了城镇化的一个重大难题。

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了解到,河北省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170亿立方米,而目前年总用水量在2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农业用水占70%以上。

近年来,尽管河北省采取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引黄工作力度等措施,全省用水总量未增加,但地下水下降趋势仍未改变。

《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通报》显示,2005-2008年,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0.22米,2009-2011年,平均每年下降0.29米。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