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品茶、爱茶,声名远播。近年来,两岸间流行起了斗茶,是安溪的铁观音清香,还是台湾的高山茶甘甜,两岸茶商们总想来个“华山论剑”比个高下。只是,两岸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个茶叶的统一标准,特别是没有来自官方的可信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判断茶叶的品质好坏?我们来听听两岸茶商的意见。
遗憾:两岸没有统一茶评标准
众所周知,台湾的茶叶是由大陆移栽过去的,后来台湾用机械化制作工艺,提升了制茶的效率,并使茶叶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两岸茶叶虽属同宗,但却各自在发展过程中找寻到了自己的特色,如今,两岸茶叶行业要对接,倘若没有统一的标准,实在是好坏难辨。
厦门清雅源茶业董事长洪明楷告诉导报记者,作为第一家将大陆茶叶推广到台湾的大陆茶企,他们非常希望两岸茶叶品质审评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来自官方的标准,这对推广各自的茶叶来说很有帮助。
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认同,斗茶比赛非常重要,越斗才能越促进两岸茶叶品质的提升,可是斗茶就必须有衡量的标准。“当前民间的两岸统一审评标准,只是两岸几个茶企粗制的审评标准。”来自台湾的茶圣居茶叶董事长叶泓廷说,希望《海峡导报》能够牵头,将两岸的茶商、茶企、茶农、茶叶协会、两地的茶叶行业主管部门与专家学者等共同组织起来,共同制作一个两岸的标准,最后由两岸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并由政府部门认可的茶叶审评标准。
分歧:台湾斗茶要斗“冷香”
传统的斗茶方式,不外乎就是大家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出胜负,可即使是“品尝”这个简单的动作,两岸间也是有所不同。叶泓廷向导报记者介绍道,在台湾茶事比赛活动过程中,审评茶叶会使用到一个“冷香”的程序:将开水倒入装入3公克的茶叶审评杯,放置6分钟后出汤,出汤后放置3分钟形成茶汤的“冷香”。
虽然茶没有冷着喝的道理,但“冷香”能够评出该茶叶是否放有不该放的化学肥料,茶叶当中有没有异味,还可以判断出该茶叶是台湾当地种植的茶,还是大陆嫁接台湾品种种出的茶或者是来自越南的茶,所以在台湾的斗茶过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这个是大陆目前审评时所没有的程序,而且就算是在台湾,这个‘冷香’的程序也没有真正的统一”。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