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明节气过后,烟台的气温忽冷忽热,且平均温度低于常年,不少市民感叹“烟台今年春来晚”。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烟台进入气象春季的日子还真比往年晚,且造成了20年不遇的“春寒”天。
16日上午,烟台的天气一改前几日的晴好,沿海大部分地区被大雾笼罩,烟台市气象台为此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气温随之被拉下,进入了又一个“低温期”。
据烟台市气象专家吴树功介绍,烟台当前出现雾天并无异常,多雾季节都出现在暖季。“但今年的春寒天却真是不寻常。”吴树功说,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烟台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3℃以上,这是20年不遇的,市民普遍觉得冷,与气象状况相一致。
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是指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2000年以后,烟台平均“入春”日期在4月6日,最早是2002年的3月25日,最晚是2010年4月18日。
据吴树功介绍,截至4月15日,烟台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才达到9.9℃,还没有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临近“谷雨”节气,还未“入春”,对烟台而言稍有反常。
据烟台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春来晚”和“春寒”气候条件的形成,与去年“冷冬”的气候变动息息相关。此外,今年形成“春寒”的另一个原因是,春季烟台冷空气活动紧凑,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导致气温高低不稳,很难达到气象春季到来的条件。
据介绍,“春寒”是今年烟台气候的突出特点,对农业、果业、蔬菜生产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大棚蔬菜种植。
烟台气象部门介绍称,从目前气象监测分析,未来三天烟台最高气温仍旧在15℃以下。18日,一股弱冷空气将会影响烟台,风力有所增强,日最高气温降至12℃左右,而到19日夜间烟台局部地区还会有小雨出现,气温也会随之而降。
“从目前来看,春寒天不会很容易结束,农作物种植者还需要加强防范,应对无常的气温变化,减少损失。”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说。
□新闻延伸
天气忽冷忽热蔬菜卖出“春节价”
□记者尹海涛报道
本报4月16日讯今年春天以来,气温忽高忽低,导致蔬菜产量明显下降,近一个月,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又因禽流感袭来,市民闻“鸡”色变,禽蛋、猪肉落入销售谷底,蔬菜也因此“上位”,不少蔬菜卖出“春节价”。
来源:齐鲁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