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黑龙江省降雪总量破1952年同期之最,较常年高出109%。大面积耕地被积雪覆盖,气温回升后形成严重内涝,极大程度影响后续春耕工作开展,省内多地玉米播种期将推延到五一以后,个别地区或延迟至五月中旬。受灾严重地区已经出现了玉米重新改种回大豆的现象,早熟玉米播种面积也有所扩张,一场作物间的种植面积之争已经展开,预计13/14年新作玉米或面临面积和单产“双下降”的可能。
一、极端天气不利于玉米耕种和后期生长
受降雪天气频繁和入春后气温偏低影响,截止目前,黑龙江仍有大面积农田被积雪覆盖,受灾严重地块积雪可过膝盖,不仅如此,天气回暖后冰雪消融,引发了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内涝,多处耕地被雪水浸泡,成片旱田变“水田”,对春耕春播产生极大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4月9日,东北地区旱地水分饱和过湿面积1.43亿亩,其中明水面积3300多万亩。
入春之后,东北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4月份东三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3~4℃。低温和大雪覆盖下的黑土地解冻速度缓慢,解冻土壤深度较常年下降10cm-20cm左右,不但在后期影响玉米种子的正常发育,也会延长整地“灭茬”的时间。据相关部门统计,眼下黑龙江近7000万亩玉米田未及时清理秸秆,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
积雪、低温、内涝将使玉米播种期延迟。在时间方面,积雪融化到土壤解冻、再到内涝耕地水分的渗透和蒸发就需要一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需额外时间对农田进行灭茬清理,一方面土壤湿度大影响机械作业,另一方面冻土较深,影响正常整地工作的进行。而眼下已经进入4月中旬,在黑龙江仍见不到一丝暖意,4月中下旬,东北冷空气活动依旧频繁,雨雪天气还会继续光临,16-19日会再现一轮3-7℃左右的大范围降温,按此推算,留给农户备耕和播种的时间只剩半月左右,若在此期间老天爷再不配合,则耕种时间将严重滞后,推迟至五月中旬以后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来源:中国玉米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