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蔗农:现在是第一代螟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适期:3月31日-4月10日;防治办法:亩用10%速杀特乳油100毫升或甲酰胺悬浮液(康宽)15毫升兑水45-60公斤均匀喷雾……”3月31日上午,随着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马王村蔗农莫一收到了糖厂通过手机平台发来的甘蔗虫情预报。
“这信息来得真及时,下午我就去买药,在清明节期间把家里的6亩蔗田都喷上药。”莫一告诉笔者。
当天,兴宾区15.8万户蔗农的手机都收到了类似信息,对“虫”下药成了妇孺皆知的话题。
正在马王村蔗田前采集螟虫样本的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站长张亮曼告诉笔者,当前气温上升,正是甘蔗螟虫发作期,对甘蔗生产潜在的危害很大。他们通过前段时间按不同区域采样甘蔗枯株、残叶受虫害推断得出的病理,并参考历年资料及气象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出今年第一代螟虫发生期和防治方法,然后通过糖厂手机平台群发,向蔗农传授杀虫技术。
据悉,该区蔗糖部门近期还会将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要领继续通过糖厂手机平台发送给广大蔗农,以实现2013/2014榨季甘蔗亩单产平均过5吨的目标。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