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手工制茶人:用心坚守 手留余香
2024-05-04 01:26    1914 

俗话说“一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深入人们生活。

每年清明前后,都是茶叶集中上市之时。近日,记者来到纱西茶叶批发市场,体验传统手工制茶人邱根斌的工作。

体验

嫩叶变茶叶经八道工序

-给茶叶去涩提香

近日,记者在纱西茶叶批发市场找到,制茶人邱根斌时,他正将信阳毛尖平摊在两个箅子上。箅子呈长方形,由塑料网纱和木板制成。邱根斌说,这是制茶的第一道工序——凉青。

邱根斌介绍,这些茶叶是前一天才从信阳采摘来的,当天通过高铁运到洛阳后,他就把茶叶放入冷库中,从而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

大约3个小时后,邱根斌开始第二道工序——杀青。他拿来一口特制的锅,待锅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将茶叶放入其中,用一个特殊的炒茶工具,迅速在锅中沿顺时针方向翻炒。这个工具看起来像一把扫帚,但是“头小把长”。大约15秒,锅内的茶叶便飘出清香。邱根斌将茶叶盛出,摊开放在另一个箅子上,箅子上的茶叶冒着热气,颜色比之前稍微暗一些。邱根斌说:“杀青可以降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去除茶叶的苦涩口感。”

将杀青后的茶叶晾凉后,进入到第三道工序——提香:邱根斌将茶叶装在一个大的保鲜袋中,挤出袋中的空气,扎紧袋口,放置30分钟。由于有一些茶叶在杀青过程中加热不均匀,因此香味也不一样,提香就是为让所有茶叶香味均匀。

-给茶叶“美体塑形”

第四道工序是揉捻。邱根斌将提香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捻机中:一个小型圆柱体的转桶在一个大圆盘上旋转。揉捻是为了让茶叶变成条状。

“这道工序看起来是由机器完成,实际上很考验制茶人,既要让茶叶呈细条状,又要保证茶尖不断、茶叶不被碾碎。”邱根斌说,揉捻过程需要制茶人根据茶叶的形状、颜色等,又快又准地调整揉捻力度。

揉捻的力度和时间的长短完全靠制茶人的经验。我们看到,邱根斌通过控制茶叶揉捻机上的一个手把来控制揉捻力度——时而压紧茶叶,时而放松茶叶,他的目光始终未离开转盘上的茶叶。

经过三四十分钟的揉捻,制茶进入第五道工序——甩条,这是为了让茶叶显得更加“有型”。邱根斌将茶叶放入锅中翻炒,用“扫帚”保持顺时针方向迅速转动。

“这道工序要掌握好火候,火大容易炒煳,火小容易让茶变黑,影响其色泽。”邱根斌说。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