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糖市供应过剩现象严重,国内收储政策杯水车薪,对市场的消化不足以支撑过剩的供应量。业内人士坦言,“收储并非万能灵药,基本面疲弱过度,糖市短期内很难回暖。”
主产国供应过剩
国际糖业组织今年2月末曾发布报告称,巴西食糖增产,去年12月出口量超2010年222万吨的12月最高水平,并因此上修对全球糖供应过剩预期至852.6万吨。
之前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就称,“巴西糖产量在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天气情况良好的有利条件下正不断攀高。”
法国兴业银行在今年3月下旬也曾发布报告,称所有迹象均指向巴西糖产量将增加。2013年榨季已至,巴西糖产量将令全球糖市承压。
同样,印度和泰国也面临着高产局面。其中,印度制糖商协会称本国减产情况可能不及之前预期,且其最大糖产区马邦(年产糖1000万吨左右)糖产量预期偏高,因此将2012/13年度印度糖产量上调了30万吨,至2460万吨。泰国农业部也发布数据,称甘蔗入榨量增大,截至3月21日累计产糖同比增长2%,达916.9万吨。
据了解,巴西、印度和泰国均为全球产糖大国,其中尤以巴西为最,其量价变化对全球糖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再放眼国内,中国糖业协会在今年3月18日的最新报告中也提到,截至2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916万吨,同比增长8.13%。其中,产甘蔗糖815.15万吨,增8.86%;产甜菜糖100.85万吨,增2.54%。
“新榨季全球食糖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十分明朗了,这对原糖期价也是一个打击,后市糖价向下的可能会增大。”
收储难挡糖价疲态
2012年12月25日,中国2012/13制糖期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正式启动,收储总量300万吨,第一批150万吨已经在今年1月末全部挂牌。
对此,国泰君安认为,由于目前糖市的供应过于庞大,区区百万吨收储量并不能真正解决糖市供过于求的局面。
有业界人士表示,“几经炒作,事实上收储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被大为消化,行业内大家也已经渐趋理性,明白糖市想要得到实质性的好转,还需实质性利好的支撑,光靠政策扶持,仅仅杯水车薪,供求失衡的困局不破,则糖市难以真正回暖。”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