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一起试茶是茶客们到云南的一个重要节目。
替南北茶商做“嫁衣”多年,彭峰依然在为如何打造自己的“南春”品牌犯愁。
清明后,西双版纳布朗山、易武等著名茶区“明前头春”90%已经收完。流向整个广东区域的估计在6成以上,其中约有1成毛茶流入东莞客手中。东莞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高飞说,由于广东客和新涌入的北方客大量抢收“明前头春”,推高了毛茶价格,将当地茶企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普洱市场上扬的当下,茶人都表示对未来茶市的担忧,不少人看空名山纯料前景。当地的代工茶厂在谋求转型打造自主品牌,而知名的本土品牌则在品牌推广、上游掌控方面寻求再创业。
代工茶厂企盼转型
在214国道旁的勐海工业园区,汇集了上百家普洱茶加工企业,“同庆堂”、“陈升号”、“总佛寺”等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均设于此。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代工茶厂,为“致正”加工熟茶的南春茶厂便是其中一个。
老板彭峰今年49岁,祖籍湖南,幼年因患小儿麻痹致残,出行要依靠轮椅。但凭借一手过硬的熟茶发酵技术,彭峰在圈子中声名显赫。
3月23日下午,“致正”加盟商李桂荣从南糯山下来后,顺路到南春茶厂查看库存的10余吨熟茶。占地40亩的南春茶厂由14栋标准厂房组成,其中包括16个茶仓。“致正”租用的是15号茶仓,面积约50平方米。
李桂荣掏钥匙打开仓门,两大垛装在布袋中的散茶呈现在眼前。“这两堆茶都是用2011、2012年采摘的古树纯料发酵的,暂时存放在这里,根据终端销售节奏分批压制成茶饼。”李桂荣说。
像“致正”的做法一样,彭峰帮客户储存的熟茶毛料总量达6000余吨。仓库租金10元/平方米·月,钥匙则交给客户本人掌管。目前与南春长期合作的品牌商有十多个,到4月底集中发酵阶段,茶商都会住在厂里盯着整个生产流程。
彭峰表示,勐海地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存茶,因此南春的一项重要业务便是仓储。茶商从各个山头收回毛茶后,生茶可以送来直接压饼,发酵后的熟茶视情况分批压制,加工费均按8元/公斤收取。“工业园区已具备普洱茶包装设计、印刷及物流等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客户送毛茶进来,出去就是完整的商品。”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