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位在外地务工的青年农民携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毅然从外地回到家乡农村,承包了村里的稻田,养起了小龙虾,这在当时被视为“傻子行为”的举动,在今天却成为了一段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领乡邻共同致富的佳话。这位年轻人凭借自己的独到经营眼光和踏实苦干的实干精神,带领乡邻共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就是金寨县白塔畈镇楼冲村村民汪雷。目前,由汪雷牵头成立的金寨县金圩龙虾养殖基地已发展稻虾共育稻田7000多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2005年,汪雷还在南京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他发现小龙虾特别受当地市民的欢迎,“小龙虾富含高蛋白,而且脂肪低,味道鲜美,当时在南京大街小巷的高中低酒店几乎都能看到小龙虾的身影。”这在一般人眼里再寻常不过的现象,在汪雷眼里却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当时小龙虾市场价格还比较低,大概只要几块钱一斤,而且市场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我当时就想,我老家水稻田不少,如果能够在水稻田里同时养小龙虾,那不是一举两得吗?而且我们老家当地也没有养龙虾的,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回家养龙虾去!”
心动不如行动。当年汪雷就携带70余万元的全部积蓄,只身回到了家乡金寨县白塔畈镇楼冲村。回村以后,为了掌握稻虾共育的技术,汪雷到北京、湖南、湖北、江浙等地四处拜师学艺,还参加了2005年下半年举办的安徽省第一届龙虾养殖培训班。同时,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汪雷还拜安徽省农科院丁凤琴教授为师,并将丁教授请到楼冲村,实地查看和指导稻虾共育。正是依托科学、新进的养殖技术,在丁教授和相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汪雷成功培育出“农旺288”的优良虾种,该虾种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繁殖率强等特点,深受当地养殖户的欢迎。
2005年,汪雷承包用来养殖龙虾的稻田只有几十亩,到2007年,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50多亩,平均每亩效益达到2000多元,这不仅让汪雷兴奋不已,同时也让当初心存疑虑的一些养殖户更加坚定了养龙虾的决心。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