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棉花收储落下帷幕
2024-05-04 00:57    5288 

自2012年9月10日启动的2012年棉花临时收储经历了将近7个月的时间,终于于2013年3月29日落下了帷幕。124个工作日,总计收储6506410吨,其中内地库点2229660吨,新疆库点2549800吨,骨干企业1726950吨,收储量接近全年740万吨产量的90%。折算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花费资金大约1300亿元人民币。

收储令市场反弹

从棉花期货价格来看,受收储政策的影响,郑棉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支撑。郑棉指数从去年9月初的19500左右开始,最低下跌将近500点至18988点,最高反弹约1000点至20526点,3月29日收于20279点,整体价格保持稳定。而代表现货棉花的中国棉花328指数从2012年9月1日的18587点几乎单边上行至2013年3月29日的19375点,反弹了788点。

类似的行情也在2011年临时收储过程中出现过。2011年临时收储期间,总计收储量313万吨,国内棉花期货和现货也出现了很好的反弹行情,但随着收储政策的结束,5月郑棉大跌,创下近10%的月度跌幅,跌穿收储价格支撑。与2011年临时收储政策不同的地方是,本次收储占全年产量比例大,几乎收购了年内全部可供收储的棉花。从2月的国内棉花商业库存来看,内地商业库存为75万吨,而新疆库存为32万吨,合计107万吨,远低于同期统计数据(2009年以来12月平均数据为319.5万吨)。而2月数据显示工业库存75.98万吨,较上月80.13万吨下降约4.15万吨,显示企业并没有增加原料库存,证明市场资源集中于国储手中。后期流通资源的稀少预示行情难以出现去年5月类似的暴跌行情。

抛储或为主要资源来源

另一方面,2013年的抛储也同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截至3月29日,国内抛储累计成交终于突破百万吨大关。从目前的抛储成交来看,每日公布的计划推出量从2月的8万吨/天下降至目前约7万吨/天,而成交比例确实从之前2月的不到20%逐步回升,临近3月月底,已经上升至40%以上。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