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南菜北运”带动产销两地流通
2024-05-04 00:34    5368 

“长寿豆是云南的特色菜,把菜从产地直接运到北京的二级批发市场卖,就能省去一些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在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云南菜交易大厅内,云南保山市坤茂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润兴奋地告诉记者。

作为我国冬春蔬菜主要产区,云南省在2011年被商务部、财政部列入“南菜北运”三个试点省区之一。27日,“南菜北运”云南蔬菜销售专区正式落户北京大洋路批发市场,从云南产地到北方销地又增加了一条稳定的蔬菜流通通道。

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介绍,大洋路市场是北京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物流主要辐射cbd商业和使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京泰物流港。市场客户消费水平较高,符合“云菜”客户消费目标群体。在27日举办的产销对接会上,签约蔬菜就达15万吨,约值6.8亿元。

张永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的蔬菜原本就供应北方市场,以前一年的销售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2011年被确定为“南菜北运”试点企业后,政府在建设冷库、展示大厅等方面给予补贴,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已增加到1亿多元。原先农民种小麦,一亩地一季的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种精品蔬菜,一亩地一季的收入近万元,收入增加十倍左右。

除增加市场供应、实现农民增收外,“南菜北运”产销链条的建设对稳定产销关系、缓解“卖难买贵”现象也起到一定作用。

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介绍,2010年,为解决海南农产品“卖难”问题,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在海南开展“南菜北运”试点,在此基础上,2011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海南、广西、云南三省区。3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2亿元,支持产销地流通企业投资合作,在产地建设集配中心,在销地建设交易配送展示中心,打造“上联产地、下联销地”的产销商流链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30亿元。

孔令羽表示,“南菜北运”试点实施以来,带动产销两地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通过交叉投资等方式,稳定和固化了南北产销对接渠道,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由随机交易逐渐向相对稳定的半紧密型交易过渡,化解了“卖难”风险,流通成本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买贵”现象。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