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果在北方种植,能种活吗?在北方长大的南果,吃起来如何?一百多元一公斤的采摘价,有人买吗?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种出南果,值得吗?尽管从1999年北京首次试种南方水果至今已有14个年头,但关于南果北种的种种问题直到今天还颇受关注。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大兴、怀柔、昌平等区的南果种植园,现场了解到北京郊区的南果种植情况。
南果能北种不再分“枳橘”
北方的春天姗姗迟来,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雪,让仲春二月乍暖还寒,京郊大地上除了刚刚返青的麦苗,很难觅到一丝绿色。然而在南果种植园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红。竹节海棠含苞待放,竹蕉正长得红红火火,几米高的香蕉树上一挂挂香蕉已接近成熟,橙黄色番木瓜和枇杷果在绿叶间和游客玩起了捉迷藏……在大兴区长子营镇的南亚南果种植园里,6000多平方米的连栋温室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让人怀疑是不是误入热带。尽管外面还稍显寒冷,但温室内超过20℃的长年温度,保证了室内这些热带果木的开花、结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在今天有了新的变化。
说起北京种植南果的历史,要从十多年前开始。
经考察研究,1999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了“园优一号”番木瓜,在昌平区小汤山镇、通州区城关镇、房山区葫芦垡乡三地进行试种。
“种植番木瓜的第一年,我们就遭受了打击。”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果专家许永新说。
试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期长势喜人的种苗没有经受住冬季低温的考验,几乎全军覆没。但也是这次失败的试验,让技术人员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们可以确定,在北方的温室环境下,如果能保证温室内温度,再经过适当的土壤改良,种植热带水果不是没有可能。2000年,他们又引进“穗中红”、“兴农一号”等品种进行试验,并重点对温室温度、湿度等环境调节的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年底,“穗中红”番木瓜在小汤山成熟,番木瓜试种取得首次成功。
番木瓜试种成功后,从2003年开始,本市又先后引进了火龙果、莲雾、芒果、番石榴、番荔枝、蛋黄果等南方水果,截至目前,北京规模种植的南果已达到15种。除个别无耕地区县,北京16个区县中有13个都建起了南果园,全市南果种植园区面积近5000亩。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