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游远期需求偏淡、供应增长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当前的豆粕振荡行情有望酝酿成下一步的跌势。
自3月18日豆粕1309合约跌破长达近4个月的缓慢上升趋势线支撑以来,市场便进入到空头结构之中,虽然多方主力多次反扑,但在下游远期需求偏淡、供应增长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以现货带动近月、支撑远月价格的传导模式可能会大打折扣,当前的振荡行情有望酝酿成下一步的跌势。
现强期弱之势延续
近期,豆粕1309合约的弱势反弹主要得益于近月合约的抗跌性,由于现货供应紧张局面有加剧迹象,部分油厂已无库存,挺价意愿较为强烈。据了解,当前国内43%豆粕报价维持在4150元/吨之上,长沙、合肥等内陆地区报价达4300—4350元/吨,南昌中粮四海货源报价甚至攀升至4540元/吨左右。
然而,由供给紧俏驱动的现货价格高企模式并未在期货市场得到呼应,即使对于偏强的1305合约而言,受制于前高压力,上涨动能已在减弱。假设在基差回归的诱导下,进入4月份之后,期现货价格相互靠拢,对比此前1301合约交割前的情况,现货价格下调概率更高,这就意味着现货成本支撑因素将趋于减弱。一旦近月合约期价“塌陷”,远月1309合约料将承受更大压力。
目前,市场预计豆粕5、9月合约近400元/吨左右的价差有利于远月补涨,但笔者认为,价差高位运行的概率较大,甚至不排除远月弱势拖累近月、现货滞涨带动期货下行的可能。
远期供应将会增加
本周五(北京时间)凌晨,美国农业部将会公布作物库存和种植报告,受此影响,市场交投较为谨慎,cbot大豆期货陷入横盘整理状态,短期对大连豆粕市场缺乏方向性指引。不过,由于美豆5月合约难以有效逾越1450美分/蒲式耳一线的压力关口,对国内市场而言便是隐性利空。
虽然交易商预计截至3月1日,美国旧作大豆季末库存将降至9.35亿蒲式耳,处于9年来的最低位水平,但新作美豆种植面积将有望达到7840万英亩,较2月份的7750万英亩和去年的7720万英亩分别高出约1.2%和1.6%,这将对远月合约构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