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早春二月,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郊外夜晚一片静谧,不远处却隐约传来机械的隆隆声。那是灵山县敬友茶厂在连夜加工茶叶,加工车间里茶香满屋。
在加工车间,当天采摘的鲜嫩单芽茶青叶静静躺在干燥清爽的网面正在摊青(轻度脱水)、杀青(脱水),前一天采摘的茶青此刻在揉捻机的“按摩”中舒展,再经过理条、烘干程序,这批茶青将变成热卖的干茶。这种全程机械化辅以人工操作的茶叶加工工艺,成为当地保持茶叶品质的重要一环。
“茶青不能‘隔夜’,否则将影响干茶品质。”敬友茶厂负责人劳敬说,茶厂白天从茶农处收购茶青直接送到车间进行加工。作为当地著名的制茶能手,劳敬的茶产品在前一天举办的灵山县茶王大赛中荣获绿茶“茶王”。据悉,茶王大赛是3月15日开幕的第四届广西灵山春茶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灵山县地处亚热带气候,雨热充足,素有“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之称,是广西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据史料记载,当地有500多年茶叶生产史,盛产红茶、绿茶、黑茶等优质茶类,尤其以早春茶为亮点。
灵山县副县长孙庆磊表示,灵山的早春茶不但枝芽鲜嫩、品质上佳,比广西三江、广东湛江等南方产茶区至少提早15天采摘,比浙江、安徽等北方产茶区提前45天。由于阳光充足,采摘期长达10个月,加上种植面积广,灵山茶叶产量十分可观。据统计,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38万亩,茶叶产量6810吨,产值2.15亿元。
孙庆磊说,灵山县以无公害标准生产为重点,加大推优推技力度,名优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茶叶新品种不断增多。目前,福云六号、龙井、黄金桂等名优茶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70%,名优茶产量占8o%;灵山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认证面积5.57万亩,占全县茶叶面积87.30%。
杭州茶叶研究所茶叶信息与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师赵玉香已连续多年担任灵山春茶节茶王大赛评委。她说,灵山茶叶内涵物(营养元素)丰富,水浸出物含量(茶叶评鉴标准之一)非常高,具有出味快、茶味香浓、耐泡、口感醇正的特点,部分可发展中高端产品,“但鲜爽度还不及江浙一带的茶叶。”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