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霞浦的海参个头大,色泽美,质量比往年好了很多,因为我们在总结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规范了养殖管理,调整了配料饲料,加上今年的气候适宜海参生长。”3月14日,在霞浦县海参主产区下浒镇三澳村的渔排上,养殖户念其龙一边给海参投放饵料,一边为我们介绍。“今年我养的4000筐海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谈到今年的海参行情,念其龙信心满满。
念其龙的“底气”除了来自海参良好的品质外,霞浦县海参加工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原因。自从去年海参出现滞销导致养殖户严重亏损后,该县就十分重视海参加工厂的建设,积极引导养殖户引进外资发展海参深加工。仅一年,全县就增加了15家海参加工企业。目前,霞浦县海参初加工能力已达15000吨,基本满足了全县活参的加工需求。
同时,该县还主动搭建海参交易平台,打造海参“名片”。由县里牵头成立的海参交易中心。该中心位于东关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0亩,冷库建筑面积近8000㎡,单批次冷藏能力5千吨,预计年交易额将达5亿元。该中心是目前我国南方唯一的一个海参交易市场。这个市场的投入使用,使霞浦成为南方海参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将在促进海参产业信息流、资金流汇聚,有效调节海参市场价格波动,提高海参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作用。
“在未来3到5年内,霞浦将通过打造一支专业海参营销队伍,组建一个海参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种苗、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做一个公共品牌,培育上规模的海参加工企业,推动全县海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霞浦县南方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陈顺满说。(曾俊仁,谢周,陈栎槿)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