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茶开采是杭州一年一度的盛事。你知道吗?在余杭,有一种独特的茶饮——咸茶。吃咸茶情趣颇多,在塘栖、东塘、獐山一带,流传很广,这种习惯如今还有地方保持着。
咸茶是怎么做成的
《钱塘县志》中记载,说当时余杭家家户户“以紫苏籽,渍枳皮和茶叶饮之”。
咸茶是相对于淡茶来说的,淡茶只放茶叶,而咸茶除了放少量茶叶外,还在杯中加放佐茶的烘青豆、谷芝麻、腌渍过的橙子皮丝,以及胡萝卜丁、青笋干丁、五香豆腐干丁等。
烘青豆都是自家烘制的,把青毛豆剥出,加盐煮熟后放在火上烘干;橙子皮用的不是市面上的那种橙子,这种橙形状有点像橘子,肉奇酸,将皮切细腌制后用来泡茶;谷芝麻是野生的,长在房前屋后,叶子很臭,但果实清香。
冲泡后饮用,闻之清香,食之有咸味,所以称为“咸茶”。喝完茶,可以连茶料全部吃光。
煮咸茶,有讲究
煮水用的是紫铜壶,烧的必须是剥皮的桑枝条,因为桑枝条引火快、火舌稳,烧铜壶最合适。
吃咸茶还有一种专门的小碗,叫茶盅,考究一点的人家,茶盅都是清一色的细瓷蓝花金边的。碗小,茶叶茶料多。与其说是吃茶,不如说是品茶,每次只能喝一点点。
泡茶的责任是家庭主妇的,开水要烧透,现烧现泡。泡茶的动作是先往上拉,后往下落,十分美观。
“刚开始烧少一点水,先给每个人冲一杯,叫做‘打茶头’。然后再烧多一点水,慢慢品茶、拉家常。”丰国需说。
经多次冲泡后,咸茶的咸味渐渐淡去,村妇就用头上的簪子把烘青豆一颗一颗挑起放入口中,吃完杯中咸茶的佐料,大家才起身,“打茶会”结束。
“打茶会”是妇女的专利
“我是吃咸茶长大的,小时候在良渚,经常跟着奶奶和妈妈去‘打茶会’。现在烘干豆在仁和还有成品卖,但要喝正宗的咸茶,就要到(农村)家里去。”老塘栖、新编《塘栖志》主编丰国需说。
据他介绍,咸茶也叫“新娘子茶”,新娘子从娘家带来自己亲手烘制的烘干豆,和家里的女性成员一起吃茶,彼此之间互相认识和熟络。为了掌握好泡茶功夫,有的主妇早在未出嫁前就开始练习了。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