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由于近几个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偏低,总体低于正常压榨所需,沿海地区大豆货源不断趋紧,预计3月中旬之后部分地区工厂停机限产的比例将上升,豆粕现货供应紧张局面暂难得到缓解。
油脂价格大跌豆粕继续趋升
过去一周,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品种价格延续跌势,且跌幅环比明显扩大。截至上周三,环渤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8150~8450元/吨,较一周前下跌200~35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8200~8550元/吨,下跌200~30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8000~8100元/吨,下跌300~35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分销价5750~6250元/吨,普遍下跌200~300元/吨。长江中下游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10300~10550元/吨,多数地区下跌50~100元/吨。国内油脂需求清淡,而供应充裕,现货价格可能继续弱势走低。
过去一周,沿海豆粕出厂价继续高位趋升。截至上周三,沿海地区43%普遍蛋白豆粕出厂价4060~4240元/吨,普遍较一周前上涨40~100元/吨。
其中,京津出厂价4060~4100元/吨,日照4130~4150元/吨,大连4100元/吨左右,江浙4160~4220元/吨,华南沿海4160~4240元/吨。
春节过后,沿海地区豆粕价格震荡走高,目前已较2月下旬低点累计上涨200~260元/吨,为近半年来最高水平,远高于历史同期价格。上周前期,相对低价位的豆粕成交状况依然较好,但随着价格不断上调,后期各地成交数量明显下滑。
粕价高位震荡中长期不乐观
监测显示,由于近几个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总体低于正常压榨所需,沿海地区大豆货源不断趋紧,预计3月中旬后部分地区工厂停机限产比例将上升,豆粕现货供应紧张局面暂难得到缓解,这将成为继续支撑短期内豆粕现货价格偏强的主要因素。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