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专家建议限制口粮进口,放开饲料粮
2024-05-03 23:53    3031 

日前有位农业知名人士对媒体表示,建议国家放开玉米和大豆进口,对口粮实施进口限制,而对饲料粮完全放开。国外生产玉米和黄豆有优势,用更低的价格购进饲料用于牲畜的养殖,然后出口价格更高的肉制品,“这样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值”。

诚然,农产品进口放开是大势所趋,但是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渐进的手段来完成。好与不好是相对的,适合国情的才是好的。探讨我国农产品进口是否应该放开,需要分析研究背景趋势和上下游产业,而不仅仅局限于下游。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规模在这数年间扩张非常之快,从2004年的46.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500亿美元。从2012年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指出,根据我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将呈现大进大出趋势,贸易逆差将继续存在。目前,我国已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化竞争压力的全面提升,其中有两个难以改变的因素值得重视:一个是我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另一个是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正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变。这些不利因素,将使得我国在农产品进出口方面承受较大压力。

如果国内能够保证农产品供给是最理想的状况,然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一直是中国首要而艰巨的政策目标。但供给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速,因而,国家鼓励适度地进口农产品包括粮食,以满足国内需求。我们的市场是有管理的开放的市场,进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是品种结构性调剂的需要,去年发放的小麦、玉米和大米配额都没有使用完,这也体现出中国对进口粮食的需求仅限于“适度”,而尚不需要“完全放开”。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