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隋凤富:合理确定大豆最低收购价
2024-05-03 23:32    9859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曾是中国人的骄傲。但随着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大量涌入,国产大豆生产急剧萎缩。作为大豆主产区,2013年,黑龙江计划播种大豆3000万亩左右,将比高峰年份减少64%。当前,跨国粮商掌控着中国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产业面临着农民不愿种、工厂不愿收、国储效果不理想的境况。

首先,农民不愿种。大豆与玉米的亩效益比是1:3.6,农民当然不愿种。但这种效益差不是生产力的问题,而是因为玉米进口有严格的配额,而大豆没有配额。去年,我国进口大豆6000万吨左右,是国产大豆的6倍多;而玉米只进口521万吨。

第二,工厂不愿收。加工企业偏爱进口大豆,其原因是:一是进口大豆随进随加工,储存时间短,资金周转快,财务成本低;二是进口大豆可以通过远期信用证结算,原料在途期间不增加财务费用,融资容易,成本低;三是进口大豆一船一票,不用索取农民身份证、户口本和土地承包证,更没有数量的限制,企业没有税收风险。

第三,国储效果不理想。国储环节每收1吨国产大豆,三年增加成本1272元(包括财务成本、管理费用、合理损耗、监管质检等),接近当年国储收购价格的30%。轮储大豆出库时因品质原因,又只能以低于当年新豆价格出售,浪费严重,与国储政策的初衷相悖。

为此,建议国家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我们每当提起振兴大豆产业,只研究生产不研究市场;只研究给农民多少钱,不研究农民能得到多少钱,所以一些政策往往事倍功半。当务之急,一是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参考当年2—3月份的国际大豆期货价格,确定当年的最低收购价,让农民“先卖后种”。二是把大豆与粮食同等对待,稳定补贴标准并保证每年都有持续的递增,让农民种豆心中有底。三是调整大豆收购环节税收政策,凡在省内加工的,无论原料来源是否农民自产,都允许加工企业抵扣进项税。四是让大型龙头企业参与国储,享受国储政策,解决国储仓容不足问题,减少加工企业进口大豆数量。五是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在黑龙江产区设立交割库,发挥期货市场功能,让农民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倪伟龄)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