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早已闻名遐迩,安吉“黄茶”却连本地人也少有问津。10年前母本“黄茶树”被发现,直到今年它才迎来了“春天”,当地不少农民开始尝试小规模种植。“黄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茶?它会给安吉白茶的产销带来影响吗?
未经身份认定的安吉“黄茶”
在安吉皈山乡观音桥村,记者见到了已被移植下山的母本“黄茶树”。与绿茶和白茶不同,“黄茶树”的顶端芽叶一年四季均成金黄色。皈山乡五星黄茶专业合作社的苗地,远远看去金黄一片,煞是好看。
周毛毛发现黄茶树,还是在1998年冬天。他在观音桥村郭孝山上承包的170亩绿茶山巡视时,“在绿茶盆中,唯独有一丛茶的叶子全部呈金黄色,当时就觉得非常奇怪。”周毛毛对新发现的茶树品种有些不知所措,“当时我们这里正在大力推广种植安吉白茶,我一个农民没有实力单独去尝试一个新品种。”这棵茶树几乎成了周毛毛接下来几年里最大的心事。
转机出现在安吉“白叶二号”的出现,“在安吉灵峰寺我看见了"白叶二号",那是一种芽叶泛黄的茶树,制成干茶后卖得很好。”周毛毛心想,自己山上的茶树比“白叶二号”颜色更深,是金黄色的,应该更有价值。
2006年,周毛毛决定不再等待,从母本茶树上剪下枝条扦插,第一批种了一亩多地800多株“黄茶”。因为没有经过新品种的认定,这种芽叶呈金黄色的茶树便被当地农民称做“黄茶”。
茶农争相试种“金贵”新茶
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安吉“黄茶”已经逐渐被业内人士知晓。去年,徐水荣与他的伙伴一口气投了近500万元,在溪龙乡承包了30亩地种植“黄茶”。
一种身份还待商榷的茶树种为何会让农户冒如此大风险?在徐水荣看来,安吉“黄茶”的稀有和优越品质是他认定的价值所在。在周毛毛家里,他拿出了省农业部对安吉“黄茶”的检测表:其中“黄茶”的氨基酸含量是8.4%-13%,相比安吉白茶5%-10%的含量要略高。周毛毛拿出家里库存的“黄茶”泡了一杯,透明玻璃杯内金黄色的茶叶舒展开来确实非常好看,茶汤略有苦涩味,比绿茶淡比白茶浓。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