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养蟹成了“气候”。近年来,临湘白泥湖、湘阴鹤龙湖、益阳大通湖,直至洞庭湖外湖,河蟹养殖热了一方又一方。
产自洞庭湖区的河蟹,在全国农博会上拿过“蟹王”、“蟹后”,大量销往粤港,还打入阳澄湖蟹的主销地——上海。据省水产部门初步统计,洞庭湖河蟹养殖面积接近80万亩,年产量达6000多吨,去年产值逾6亿元。
洞庭蟹横行天下,一方面得益于过水性湖泊的水域环境,极有利于高品质的河蟹养殖;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这里有一批贩销大户,让洞庭蟹横行天下。
3月3日,记者来到长沙马王堆海鲜水产大市场,与贩销大户周文辉、秦卫兵夫妇聊起了“河蟹生意经”。
贩销顺畅,洞庭湖河蟹成“气候”
周文辉夫妇的河蟹生意,从长沙的西长街起步。
进入新千年以后,阳澄湖大闸蟹风行长沙市场,洞庭湖区的河蟹养殖也开始风生水起。2002年,来自沅江农村的周文辉、秦卫兵夫妇俩,在长沙市西长街水产市场租了一个门面,开始了贩销河蟹的生涯。
“那时候,西长街市场每天销河蟹一吨左右,近一半是我们经手的。”周文辉告诉记者。
洞庭湖水草茂盛,浮游生物丰富,是养殖河蟹的天然宝地。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与苏浙等地的池塘精养蟹比,洞庭湖区养殖的河蟹,品质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刚开始的时候,周文辉从洞庭湖区组织货源,主要供应长沙市场外,还有一部分发往广州、深圳。时时令他困惑的是,作为洞庭湖河蟹的贩销大户,怎样才能让消费者“识货”。
“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个头,洞庭湖河蟹就是卖不了好价钱。”周文辉说,以125克的母蟹为例,一般的卖20元一只,戴个阳澄湖的“戒指”,则每个可卖40元。
周文辉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阳澄湖河蟹有品牌优势,产自洞庭湖的河蟹吃了没有品牌的亏。2006年,周文辉注册成立八百里水产公司,率先打出洞庭第一蟹的品牌,并且与养殖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