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家陪父母。父亲种了一辈子地,里外算是个能手,话头自然离不开田里的事情。说起来最让父亲看不惯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种田了,下地的都是老人家,大都过了六十岁了。虽然都已经机械化了,打个电话就可以撒种、收割,也不算特别累人,但是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抱怨也是自然的。
追问为何年轻人不种田?父亲一语道破天机:不划算。父亲以老家的一亩地为例算了一笔账。
苏北老家农村的地种两季,冬季种小麦,夏季种水稻,小麦亩产多说1000斤,水稻亩产多说1100斤。水稻1.35元/斤,小麦1.1元/斤,两季加起来毛收入2585元。然后看种田成本。种一季小麦的大项成本包括化肥(170元),种子(80元),刨地(65元),收割(60元),运输(55元),加起来440元;小项包括农药,开沟、撒种、除草,加起来大概100元,这样合起来一共540元左右。
种水稻的成本项目差不多,但是化肥、除草费用要贵很多,而且还要多秧苗培育、插秧、灌溉三项费用,总共算起来大概要800元。这样两季成本总共算起来就是1340元,算下来一年一亩地纯收入1245元。这里面没有扣除种田人自己的人工和田间管理,产出也尽量往高里算,所以1245元的纯收入应该有些偏高。老家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大概9分地,三口之家一年的种地收入不超过3400元。倘若是夫妻两个人种,双方每人一半,以1700元计算。
作为比较,倘若进城打工,刚开始也许收入不高,但也有1000元一个月,变成熟练工人后2000元算少的,现在看餐馆招服务员起薪都是2000元。而且,打工收入会随着工作技能的增长而增长,能干的可以拿好五六千,甚至更高。平均算起来,进城打工长短工龄一起算,一个月收入以3000元计算。也就是说,辛苦种一年地,也就是进城打工半个月的收入。在这样的收入差距面前,就难怪在城里的农村青年,再也不愿下地种田了。
来源:深圳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