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林浩然:科研成果转换需多方努力与合作
2024-05-03 22:37    9221 

3月3日,由中山大学主办,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主办的2013年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发展”,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林浩然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国家虾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饲料企业技术总监、配方师及企业负责人参会。林浩然院士为本次研讨会致开幕辞,表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海洋科学十二五规划,要实现海洋技术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达到60%,实现科技转化率50%以上,而2012年举办的国家科技创新大会更是凸显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我国现在是水产养殖大国,还不是水产养殖强国,而科学与技术是大国通往强国的必须之路。林浩然院士指出,推动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要推动学校、研究所、企业之间的合作,比如可以由中山大学联合广东省各个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在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元创新平台。“这次饲料研讨会是推动合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谋求共同的目标发展,实现技术到经济效果的转化。”中山大学纪红兵教授补充道。而在种质资源方面,林浩然院士提议,要尽快建立主要养殖种类种质资源库、良种培育工程基地,以解决现存在的种质退化问题。“长期的过度捕捞已经造成资源下降,以及近亲繁殖严重、亲本老化问题已经造成了许多良种的退化”。林浩然院士表达了对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愿景,他希望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布局,发展临岸发展,转变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单位生产面积。

大宗淡水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鳊鲂鱼七个品种,2011年我国淡水养殖渔业产量2471.9万吨,其中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 1698.5吨,占68.7%,养殖地主要集中在湖北、江苏、湖南、广东、江西等地。但是目前大宗淡水鱼存在着资源消耗量大、水域生态破坏严重、病害频发、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良种选育研究滞后等问题。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