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或将成为葡萄酒企脱困“转折点”
2024-05-03 22:31    5153 

有业界分析师表示,本土葡萄酒不仅遭遇着进口酒的冲击,葡萄酒“农残门”也无疑成为了整个产业棘手问题。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或将成为葡萄酒企脱困“转折点”。

近日,多家本土葡萄酒巨头纷纷发布了去年销售年报,“盈利预警”在本土葡萄酒产业内不断蔓延。据了解,2012年1-9月,张裕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6.57%。另一家葡萄酒巨头王朝酒业也发出了盈利预警,预计集团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将转盈为亏,这将是王朝酒业自2005年登陆港交所8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冲击未来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价格“接地气”

随着需求下滑以及进口酒去库存明显,本土葡萄酒面临着双重挤压的困境。方正证券产业分析师张保平表示,去年,高端葡萄酒的价格在国内经历了去泡沫化的过程,利润低了,价格也越发“接地气”了。

目前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国产葡萄酒企在品牌效应、葡萄酒品质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国产葡萄酒缺乏品牌定位,且渠道营销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运营机构,总体上优势不大,国产葡萄酒下游需求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师表示。

分散收购方式难解“农残门”质疑

“当前国产葡萄酒厂商多是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获取酿酒葡萄,而农户种植管理一直难以有标准进行统一。”天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天津市紫金园葡萄榨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维海曾向记者透露,每逢葡萄丰收,公司就会召集农户进行葡萄收购。分散的收购方式往往导致酿酒葡萄存有数量、质量、农药残留等多种风险的存在。

葡萄种植专家、研究员朱林表示,在我国酿酒葡萄主产区,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导致葡萄真菌病害发生。因此,使用农药防治病害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因而农药残留不可避免。一个好的葡萄酒基地建设往往需要10多年的时间,而中国部分地区的葡萄酒基地建设多存在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苗木引进不科学、不适宜当地水土环境的问题。

本土葡萄酒企进入“调整年”

来源:滨海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