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星报报道,虽然还未到清明,但黄山一家公司的加工包装车间里,已然紧张忙碌……车间内,一箱箱包装好的茶叶整齐地码放在墙角。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批茶叶即将运往上海港,出口到北非一些国家。
由于近些年欧盟不断提高茶叶进口标准,使得我省许多茶企“叫苦不迭”。如何让安徽茶企冲破“壁垒”?昨日,记者联系了省商务厅和省茶叶行业协会的“专家”,特意为茶企“支招”。
现状:欧盟只爱“有机茶”
“欧美市场还是很难打入进去。”省商务厅贸管处处长夏勇表示,质量无法达标、产量上不去、品牌不够强,是我省茶叶出口的最大阻碍。记者昨日从省商务厅获悉,2012年,我省茶叶出口33241吨,出口额达1.072亿美元,出口额同比增长34.76%。茶叶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但是,亚洲、非洲成主战场。
其中,7家品牌企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80.19%。我省茶叶“身价”也略有增加,每吨出口均价由2011年的280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3300美元,涨幅接近2成。也就是说,2011年,安徽茶叶出口均价1.4美元/斤,现在只涨到1.65美元/斤。
“其实这就可以看出,我省茶叶出口还需要大品牌来支撑。”夏勇表示,我省茶企的症结在于企业主体不强,生产不足。
症结:安徽茶叶名声“不太响”
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朱飞鸣认为,我省茶叶出口想要真正占领国际市场,还需要行业重视和政府引导。近些年,欧盟多次提高对我国出口茶叶的农残检验标准,对此,我省许多出口茶企已经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压力。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随着欧盟等市场屡屡提高贸易标准,加之国内茶叶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贷款和融资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茶叶出口越来越难做”。
朱飞鸣表示,我省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在于质量不够高、产量低、品牌弱,因此我省茶叶企业应该选择适销对路产品,比如着力打造有机茶、精装茶。
对于欧盟不断提高的“绿色壁垒”,我省部分中小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休宁一家茶叶出口的企业就表示,公司已经开始把部分精力转向国内,目前正在国内铺设营业网点。
对策:政府引导打造茶叶强省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