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巢湖渔业资源实现增长 年产量提高到两万多吨
2024-05-03 21:50    8426 

巢湖自实施生态渔业以来,渔业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年渔产量从历史最低的3000吨提高到如今的两万多吨,增长了近6倍。

从1984年开始,巢湖开始实施封湖禁渔期制度。根据每种鱼成熟期的不同,科学确定5个鱼汛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规定的渔具,捕捞规定的鱼类。

巢湖以前的鱼汛期为7个,现在为5个,分别是每年的6月专项捕捞虾笼汛、8月毛银鱼汛、9月虾笼汛、10月丝网捕大鱼汛和11月虾扒汛。取消的两个汛期分别是过去每年4月的银鱼汛和春节前的机船捕大鱼汛。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前,受捕捞水平制约,巢湖里有鱼捕不上来,造成渔业资源的浪费,每年捕捞量约4000吨。70年代到80年代初,捕捞工具迅速发展,捕捞强度不断加大,巢湖年渔产量降到了3000吨左右,进入历史最低点。

近年来,封湖禁渔制度实施成效显著,巢湖渔产量保持每年5%的速度恢复性增长。其中,巢湖白米虾、巢湖银鱼年产量分别从1995年的920吨、169 吨,增长至现在的1743吨、530吨。与此同时,针对巢湖闸、裕溪闸兴建以后,巢湖、长江回游性鱼类无法来去自由、产量剧减的状况,巢湖从1958年开始对湖内进行投放养殖,其中1980年最多,投放数量高达800多万尾,放流多为鲢鱼、鳙鱼。

巢湖渔民也从渔业资源恢复性增长中获得“双赢”。目前巢湖渔民年人均收入已达1万元以上。(绮梅)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