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随着新型城镇化号角的吹响,中国的工业化将进入更有质量的发展阶段,包括减税、财政直补、品牌培育在内等相关领域的一揽子优惠措施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明确要求,坚持以工业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引领提升,支撑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上证报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主管部门已经明确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的具体思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今后,为了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信部将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中心镇集聚。
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等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支持政策,包括减税、财政直补、品牌培育在内的一揽子优惠措施呼之欲出。
从发展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重要抓手。
一斤木瓜,市场平均价格才0.5元,3吨木瓜一共才卖3000元,但3吨木瓜通过深加工制作成一吨速溶木瓜粉后,市场售价却是4.5万元,价值提升了15倍。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菠萝蜜价值几何,一袋由菠萝蜜加工而成的果干又值多少?一袋咖啡能卖多少钱,而坐在庄园里品尝一杯咖啡又是什么价格……其实,只要到市场去走一下,人们就不难发现,经过初加工或深加工的农产品,价格往往是原产品的几倍甚至更多。
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就为吸纳更多的资本和更多的劳动力提供了可能。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
正因为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尽管“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以美国为例,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做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有的甚至达到了“无废加工”的完美境界。
来源:证券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