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系列访谈
粮食生产须臾不能放松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喜人形势下,2013年一号文件仍然作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的论断,并提出了一系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措施。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的粮食供求形势,深入领会并贯彻好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重要政策措施,是进一步做好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最近,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请他对一号文件相关条文或背景做出解读。
记者: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粮食供求形势?
徐小青: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一贯的、长期的政策。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供给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生很大的影响。回想一下2003年,当时粮食产量掉到8600亿斤,当年缺口达到1200亿斤,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后,中央加强支持和发展“三农”的政策,形成“少取、多予、放活”的工作方针。这十年来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取消农业税,建立四项补贴制度,建立了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制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制度,对粮食主产区的一系列支持扶持政策等。经过十年的努力,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5.7亿吨。粮食连年增产,储备比较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对粮食生产掉以轻心,认为粮食没问题了、粮食过关了,这种情绪上的放松,容易导致工作上的放松,忽视粮食生产,这就很容易出问题。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应当防止。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