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赤壁市开建茶叶产业园 重塑“砖茶古道”
2024-05-03 21:07    1903 

时间:大年初四

地点: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街道(村)

采访对象:赤壁市特产局副局长李新华

采访记者:黄敏

赤壁羊楼洞某茶厂车间内的茶砖。

赤壁羊楼洞曾是著名的“砖茶古道”起点,繁荣了两个多世纪。粤汉铁路开通,古道开始落寞,计划经济时代束缚了人们的思维,赤壁洞茶(羊楼洞茶简称)同古道一样开始走下坡路。2007年茶企业由国营转为私营,政府及企业转变思想,共同努力,重振茶产业雄风。去年底,赵李桥砖茶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春节期间,赤壁市相关部门组织春节文化赶集,让更多人了解到赤壁砖茶。

曾有三四万亩茶园荒芜

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街道(村),在历史上是万里茶叶之路源头之一,起源于唐朝,盛于清朝。这条“万里砖茶古道”以鄂南羊楼洞为起点,顺长江至汉口,逆汉水至襄阳,再改水运为畜驮车拉,翻山越岭至黄河,然后货分两路,一路走东口(今河北张家口),一路走西口(今内蒙古包头)。东路砖茶往北入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再往北到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最后到达俄罗斯贸易重镇恰克图,从这里转口销往俄罗斯及欧洲各国。西路经兰州、敦煌、阿拉木图到达欧洲。

赤壁市特产局副局长李新华说,当时砖茶品牌繁多,为了方便识别,茶商用磨具在茶砖上印上“川”的标记,牧民用三个指头一比画就知道。当时“长盛川”、“巨盛川”、“三巨川”三大茶厂实力最强,主推的“川”字牌砖茶广为人知。

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为降低物流成本,茶商通过铁路到广州,然后通过水路运到内蒙等地。此后,少有商人再走这条道路,万里砖茶古道开始落寞。如今的羊楼洞已不见当年的繁华,那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老石板街还在,两旁是一排排沧桑的木质老屋。平日里,多数门户紧锁,偶见几户人家开门。

李新华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三四万亩茶园荒芜弃管。

转机出现在2007年,赵李桥茶厂改为私营,并于2009年卖给了浙江商人,茶厂改名为“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赤壁市政府接手管理“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开工建设茶叶产业园

为重新做好赤壁茶产业,赤壁市政府及企业转变思想,形成茶叶发展思路,并从建茶叶产业园、茶叶加工基地及茶叶品牌文化市场三个方面下功夫。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