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余盛良:一个岩茶世家的文化叙事
2024-05-03 20:54    4092 

就着大好天气,余盛良(左)在忙着给茶树“客土”

余盛良,武夷山市擎天岩茶厂厂长,习茶18年,是余家第六代继承人。在这个不到40岁的茶人身上,这些年,发生了一些风生水起的故事。

茶人缘起

前日,我们来到武夷山市擎天岩茶厂,采访了余盛良,他向我们打开话匣。

余盛良说,他继承了自家的茶产业,那时候就立志,“我会做出最好的岩茶,送给曾经培养过我们民兵成长的部队首长品尝。”和父辈们一起种茶、制茶、卖茶,他学得最勤,做得最实,进步也最快。闲暇时间,文化水平不高的他,饱读武夷山人文历史的书,还有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制作的专业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要问个明白。他认为,要从事茶业,练好内功绝对有必要。如今的他,自学成才,已获得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技师等称号。

每年,余盛良都会带领大学生们学习采茶、制茶。他说:“人们对茶寄托的、要求的,需要通过恰当的人来实现。习茶、悟茶,从技到艺、到道,这就是我最终想要告诉学生的。”对茶的爱惜与善意,延续到余盛良的生活中。

十年后,一次机缘,让余盛良兑现了自己亲手将好茶奉给首长品尝的承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来武夷山视察,不仅品尝到了这位民兵营长做出的好茶,还被他土生土长的创业精神打动,欣然为他的厂名题字。

尊崇自然

余盛良说,我们村的茶为什么好?归根结底就是自然环境。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非常大。通过麻雀、茶毛虫等生物链治虫,茶叶就能接近有机食品的标准。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石头经过漫长风化形成的土壤,它的ph值等特性和别处不一样,在这样土壤里的茶树是长不大的,所以,武夷岩茶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就是“岩韵”。

“为了卖出好价钱,村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少了,自觉施用有机肥,采取人工除草和生物杀虫,这样武夷山的生态也能越来越好!”

“有的人喝茶一味单纯地强调甘甜,不容忍一丁点的苦涩。”在余盛良看来,一杯茶,香、甜、涩、苦都要有,不必去回避苦涩味,自然的滋味最重要,略带苦涩而口感丰富的茶才能带给人绵绵不绝的惊喜。

遗物见证

道观石秤砣、光绪瓷秤砣、文革茶叶罐……这三件宝贝是余盛良的传家宝,我们有幸目睹与见证了它们的风采与历史。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