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云南高原特色淡水渔业如何实现跨越
2024-05-03 20:52    5085 

淡水渔业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也是优化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重要途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省渔业已从“可有可无”的副业成长为大农业中发展速度快、效益高、优势明显的重要特色产业,正处在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加速转变的阶段。但与渔业强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省优质丰富的淡水资源仍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态,亟须加大扶持力度。

发展高原特色淡水渔业的优势和条件

淡水渔业是资源型产业,资源禀赋具有决定性作用。与兄弟省区相比,云南的水资源、气候、物种、生态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水资源丰富。云南是水资源大省,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8%,居第三位。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有集水面积覆盖全省的6大水系和40多个天然湖泊。 2010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185毫米,全省水资源总量1941亿立方米,入境水量1531亿立方米;九大高原湖泊年末容水量284亿立方米。适宜流水养殖鳟鱼、鲟鱼类的溪流水和地下冷泉水资源丰富,总流量2000多立方米/秒。修建了大批重要水利工程,已建成5000多座水库、蓄水库容100多亿立方米。我省已建成大中型水电站水库总库容200多亿立方米,远期可达1000多亿立方米。

宜渔水面宽广。全省有100多万亩低洼冷浸低产田可改造成标准化高产高效精养鱼塘;而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6大江河流域,干流长4978公里,形成的流水面积约160万亩,到“十二五” 末,全省水能资源开发可新增约240万亩的电站库区养殖水面,全省养殖水面可达600万亩,宜渔资源可形成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渔业生产能力。

水质环境优良。据有关部门监测分析,我省绝大部分水质都在国家渔业用水标准的第二类水质标准以上。云南地处江河上游,工业污染源相对较少,拥有良好养殖生态环境,淡水鱼产品的质量安全系数高。近几年我省送检的罗非鱼商品合格率达100%。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