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每百斤比2012年提高12元,中晚籼稻和粳稻每百斤均提高10元。
这期待中的好消息,实在是令人高兴。
前8年,除2009年是1月24日公布最低收购价外,其余均是二三月公布,而今年则在1月30日就见诸媒体了。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粮农对政策的期盼,可想而知。正如前些日子报道说“种粮大户都在等政策”一样,现在大户和服务组织都在等水稻集中育秧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当然也在等每年春节前后将要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优惠政策。如今新价面世,农民心里自然踏实,能够及早筹划农事。
最低收购价格连年提高到今年,借用一句时髦话,已是“六连提”了。尽管此次籼稻提价幅度不是历史最高、粳稻提价幅度还较低,但当价格达到一定水平后,每提一个百分点,其提价的绝对数值就会更大。比如说,同样是早籼稻提高10%,2008年从上年的70元/百斤提高到77元/百斤,只提高了7元/百斤,而今年由上年的120元/百斤提高到132元/百斤,就提高了12元/百斤。
每提一次,更需瞻前顾后,统筹考虑。既要考虑需要,也要权衡可能;既要考虑农民增收,也要顾及消费者利益;既要考虑粮食生产成本状况,也要分析粮食市场需求变化;既要考虑国内粮食情况,还要放眼国际粮食行情。
此番提价,拉近了早籼稻与中晚籼稻的价差,微调了籼稻与粳稻的价差,且可能为略显低迷的稻谷市场升温,应该说,此举考虑了稻市及不同稻种之间的现状。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