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尘埃落定。收购价格不出意外继续提高,2012年国标三等玉米临储收购价,内蒙古、辽宁1.07元/斤,吉林1.06元/斤,黑龙江1.05元/斤,扣量标准为1:1.65。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较去年的标准提高了0.07元/斤,幅度相当于7%。但以目前政策中给出的1:1.65的折扣比例来测算,折合水分含量30%的潮粮价格仅高于去年3分/斤,内蒙古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分别为0.79、0.78、0.77元/斤,与当前市场价格相比,内蒙古、辽宁、吉林临储价相对偏低,黑龙江临储价与市场价相当。
另外,按照黑龙江地区2100元/吨的收购价格来对比期货价格可以发现,5月份期货合约价格在2400元/吨以下基本没有下跌空间。如果按照2100元/吨的价格收购,加上烘干到符合交割标准水分的烘干费用50元/吨,加至大连运费及入库费150元/吨,加损耗、装卸、检疫及期货交易交割费用50元/吨,加一个月的期货仓储15元/吨,以及11月份至明年5月份的6个月资金利息(按照农发行6%年息测算,期货10%保证金计算)共6.45元,所有成本合计为2371.5元/吨。
种植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支撑价格的重要因素就是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对吉林省部分地区考察调研为例,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机械、包地等费用合计平均较去年上涨15.9%。其中人工和化肥农药涨幅明显。在种植成本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临储玉米保护价格提高幅度仅为7%。因此,在种植成本和临储保护价的共同作用下,玉米下跌空间十分有限。
需求量逐年增长
从长期趋势来说,国内工业及饲用玉米需求仍保持着相当旺盛的增长力度。按照过去5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饲用玉米消费平均每年保持600万吨以上的增长量,而工业玉米从2010年度开始消费增长量超过500万吨,过去5年平均增长370万吨。中国玉米消费保持每年超过1000万吨以上的增长。而中国玉米供给的增加主要是靠面积增加从而提升产量,单产水平始终没有大的提升,未来供应拓展的弹性不大。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