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保护价提前兑现,早稻倚重基本面
2024-05-03 20:30    7412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兑现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这只是构筑了今年的价格底部,随着提价效应的逐渐被消化,早籼稻期货价格的运行还要倚重供需基本面。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此次提价幅度在我们的预期范围之内,只是“时点”有所提前。

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

2013年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较2012年提升10%,达到1.32元/斤,中晚籼稻、粳稻的提价幅度分别为8%和7.14%。虽然今年早籼稻的提价幅度小于去年的17.65%,但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却不容忽视,原因在于此次公布的最低保护价普遍超出了主产区当前的现货价格。截至1月30日,湖南长沙、常德早籼稻市场价格在1.32元/斤左右,江西在1.28—1.32元/斤,其他地区大多低于1.32元/斤。

早籼稻提价幅度领跑稻谷类,表明虽然2012年早籼稻的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减少等问题仍然严重威胁早籼稻的生产。此次选在春节前公布稻谷最低保护价,有助于提振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稳定今年早籼稻的产量。

“稻强米弱”格局进一步加剧

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然而劳动力、土地、农药化肥等成本也在快速增长。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和农资补贴,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生产,但也增强了农户的惜售心理。近年来早籼稻的市场收购价均高于当年的最低收购价,部分地区还出现抬价“抢粮”的现象,使得稻谷价格不断攀升。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