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特别是今年冬季第一场雪过后,原本是市民菜篮子里最普遍的大白菜,价格也已经上涨到了9毛钱一斤,这让很多老百姓都发出了“吃不起菜”的感叹。那么,从源头收购再到零售,各个环节的利润究竟有多大?带着这个问题,今早(1月30号)搭乘蔬菜运输车一路走来,初步摸清了一棵大白菜的进城之路。
早上4点,天还没亮,家住宿城区洋北镇老庄村的蔬菜经济人江万友就忙活开了。最近一段时间,蔬菜行情一路走高,到老江这里来购菜的车辆高峰时每天有20多辆。江万友:
菜一走,老百姓就来卖了。20多年了,都是老货主,原来都是上海拉的,现在上海都不拉了,路上柴油太贵了,现在都是南京、淮阴、泗洪、宿迁这四家拉的。
至于田头收购价格,村民们跟老江已早有默契。菜农李先玲:
要比往年,这价钱就可,你要是比市场上这肯定就少很了,像我们卖这个最高三毛五,一开始才一毛五,市场头都起八毛、一块的。
虽然江万友每天都要从村民手里收上万斤的大白菜外销,但却所赚不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级批发商从他这里收菜每斤是4毛钱,但他收菜农的是三毛五分钱一斤,除去人力和包装上的成本,自己每斤菜仅赚1分钱。
这一斤菜,论讲我苦到一分钱也就不错啦,我一天能收一万多斤菜,我也能苦一百多块钱,一天能收两万多斤菜,就能苦二百多块钱。车子装完货,记者随同一级批发商王学虎的运输车驶往市区南菜市。虽然还没到5点,但市场里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型蔬菜运车将这里停得满满当当。王学虎:
4毛5,5毛的,卖不动,小贩子批发,拖到家就4毛5,不赚钱,赚5分钱一斤,赚什么钱啊。
记者注意到,大量的外地蔬菜也涌入了宿迁市场,同样的菜,宿迁本地的批发价格比别的地方高一毛钱,就可能没人买了,所以“物美”的同时还必须“价廉”。
记者与批发商交谈中得知,人工、运输成本无疑是蔬菜价格一路上扬的重要因素。山东郯城蔬菜运输司机葛杰:
现在主要人工太贵了,萝卜白菜都是,装上车就1块钱一包。承包100多亩,因为我菜多,发杭州、上海、北京都去,100多亩只赚个市场是吃不消的。
来源:泗洪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