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每年约进口1.5万吨种子
2024-05-03 19:54    9160 

首次提出全面规划,建设三大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规划。《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根据规划,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月28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接受了本报专访。

我国是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每年约进口1.5万吨

马淑萍表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但是,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估算种子市场价值有600多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抢占我国市场。2001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种业市场全面放开,目前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共有25家,其中4家经营玉米品种,1家经营棉花品种,其他从事蔬菜花卉种子经营。

此外,我国每年大约进口种子量在15000多吨左右,主要是蔬菜种子和部分向日葵(6.830,0.19,2.86%)、甜菜种子。如西红柿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不到10%,辣椒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约15%,食葵当中大约有50%—60%是国外品种。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马淑萍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增加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积极性

根据《规划》,我国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规划建设三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国家级基地外,还将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生产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制种大县建设县(场)级种子生产基地。

来源: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