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国家主导下的粮价平稳提高促进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在国际粮价暴涨的情况下,国内粮价涨幅可能是目前的数倍
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创纪录的“九连增”,总产量达到了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比2003年增加了15887万吨,增长了36.9%。但与此同时,自从2003年以来,粮食价格也出现连续九年上涨,2011年粮食价格是2002年的2.03倍,年均上涨8.2%。
粮食生产连续九年丰收,为什么粮食价格还会连续上涨?
粮价连续上涨符合经济规律
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九连增,但粮食的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呈现紧平衡的状态,粮价的上涨与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基本协调。
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上看,粮食紧平衡的供求状态仍然没有改变,除了口粮之外,肉、禽、蛋、水产品生产所需的饲料用粮食需求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生物燃料工业和制酒工业对粮食的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在粮食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的供求关系没有明显的改善,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态仍在延续并有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是:一些粮食品种在供求的品种上、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原来的粮食主产区变为粮食主销区;一些原来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大量出口的粮食品种,目前也处于净进口状态;一些一直依赖进口的粮食品种对外国的依存度进一步扩大。
如果不是国家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价格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粮食产量不可能实现九连增,而在粮食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的市场供求关系会严重恶化,粮食价格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由此引发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也会更大。
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与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相协调。
2003~2011年,粮食价格年均上涨8.2%,同期水产品、鲜蛋、鲜果、鲜菜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年均分别上涨6.8%、7.4%、8.3%、9.2%和9.3%,与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基本相当。
粮食价格的上涨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相协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