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福州启动菜价协商机制 大众菜应声而降
2024-05-03 19:48    9829 

去年9月,对福州的菜农来说是段灰暗的日子,菜价从那时开始走入低谷。而从去年11月开始至今年1月初,菜价逐渐走至高位,市民开始感受到餐桌上绿色蔬菜带来的“负担”。1月6日开始,我市启动蔬菜价格协商机制,16种大众蔬菜的零售均价应声而降。菜价高低起伏的原因何在?在春节来临之前,记者沿着种植、批发到销售环节,走访了菜农、批发市场、超市及主管部门,寻找和解析左右菜价的因素。

菜农:价低滞销价高畅销

24日15时,闽侯县南通泮洋瓜山片蔬菜基地,得益于前段时间的晴好天气,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菜农刘文辉将一筐筐刚摘下的上海青,抬上驶来的皮卡车。“这是送去永辉超市的,批发价2元1公斤。”刘文辉承包的菜地里所出产的上海青有80%直供给永辉超市,尽管价格比批发市场稍低,但量大、稳定。待车子装满驶走,他站在田边和记者简单聊了几句,又走至种植艾菜的大棚。“冬天吃火锅的人多,艾菜的行情好,现在批发价到了6元1公斤。”刘文辉说。

“种菜的成本有地租、人工、农药、化肥这些。这几年人工、农药和化肥都涨价了,占到成本的8成。”但成本的增加远不如价格的起伏让刘文辉忧心。回忆去年9月份菜价大跌时,他颇为感慨。现在种菜,价格低就意味着滞销,价格高反而销量好。至于价格起伏的原因,刘文辉说不出所以然,只知道跟着大家的价格走。

市场:看天看量看全国

闽侯南屿,距离刘文辉的菜地20分钟左右车程,就到了福州蔬菜的集散地——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交易的蔬菜总量近2000吨,占福州蔬菜日交易量的7成。

16时,正是市场交易的高峰期,一车车蔬菜运入、驶出,一派繁忙景象。从去年开始,叶绿类蔬菜便可直接在市场内自主交易,免收交易手续费。这一措施年让利逾200余万元,使得像刘文辉这样的菜农可以自定价格,在市场内与蔬菜零售商自主交易,叶绿类蔬菜批发环节成本得以降低。

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