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菜价进入“4元时代”、10块钱只够买两斤生菜、菜价赶上香港……喜剧电影《泰囧》刚上映完,2013年伊始,海口就上演了一部百姓囧剧《菜囧》,网友纷纷吐槽工资不涨、菜价猛涨。更囧的是,高菜价问题是海口百姓的“老大难”问题,连续几年都是上省“两会”的热门民生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菜价年年大波动 原因年年雷同
为什么菜价会涨?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多年来总离不开这几点:“受天气影响”、“供应本地市场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菜农靠天吃饭效益低”、“成本上升”、“流通环节繁多”、“外来人员增多”、“政府扶持平价蔬菜作用有限”……年年菜价大波动,原因年年雷同。纵观这些年,海口的菜价,风雨一吹就“感冒”,而且还多年治不好,这岂能怪“天气”?
去年,海南省突出抓“菜篮子”工程,省政府按照每人一天一斤菜的标准,投资8.3亿元用于新建3万亩常年蔬菜基地的建设。
可是,2013年初,一场低温阴天天气,海口的蔬菜价格又“热”了起来,拿10元钱走进农贸菜市场,5元钱一斤的大葱你可以买到4棵也就2斤,生菜、油麦菜、黑叶白、菜心等叶菜只够买2斤,白萝卜3个……海口菜价又“囧”了。
常年蔬菜基地不供本地菜
为什么扩大了种植面积,从供应情况入手稳定菜价,却不见效?海南省政协委员、省物价局副局长董德标在今年“两会”上作客南海网新闻会客厅时透露,常年蔬菜基地是保证海南本地人吃菜的关键,可是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常年蔬菜基地不种叶菜供应本岛市场,而是种植供应出岛的冬季瓜菜。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