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兰州每年产生尾菜超100万吨
2024-05-03 19:41    8489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已发展成为兰州市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但是随着蔬菜商品化处理的不断增加,在收采、加工、运输、售卖时所必须去掉的残老叶及蔬菜尾菜的数量也在急剧攀升,形成了大量的蔬菜垃圾。大部分的蔬菜包装后产生了近一半的尾菜,每年全市产生尾菜达100多万吨,仅榆中县一年就产生近60万吨尾菜。

尽管对于尾菜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很多,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对此,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及政协委员盖宇仙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型有效尾菜处理技术的科研支持力度,采用“科研院所+菜农+企业”的运行模式,变废为宝,提高尾菜的综合利用效果。

变废为宝根治“尾菜之困”

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内陆腹地,由于海拔高、光照好、昼夜温差大,适于种植高原夏菜,其高原夏菜品种丰富、富含硒元素、品质优异、上市档期好,已成为我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主要基地之一,并已成为全国品牌蔬菜。

尾菜处理不仅关系到环境安全和资源的再利用,而且与“高原夏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联。目前,尽管对于尾菜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很多,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其原因在于:一是所有尾菜的治理方案均未给菜农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而菜农收集尾菜的积极性不高,大量的尾菜还是堆放在田间地头任其腐烂;二是所有方案均未有效解决尾菜腐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沉积及毒素积累等问题,这些物质的扩散给环境又带来了次生污染。

对此,西北民族大学进行了专题论证,提出了多种解决尾菜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其中提出用厌氧-有氧双重发酵方式在常温下对尾菜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降解和有偿回收的方式,采用尾菜常温快速降解、脱毒除臭及反转化三大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异性低温降解菌群,对尾菜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亚硝酸盐、胺盐)进行脱毒、除臭等无害化处理,其处理产物(液、渣)可进行多种综合利用,如生产有机叶面肥、有机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可有效解决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