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7类
早在2011年5月13日的时候,国家卫生部就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真菌霉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这些新规定最晚的也从今年4月20日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甜味剂和化工合成色素等27类添加剂,往常用来延长月饼保质期的苯甲酸类防腐剂被山梨酸类、脱氢乙酸类防腐剂取代,而新国标对于后者也严格控制了用量。受新标准的影响,月饼的保质期大为缩短。而且明确要求像月饼这样的食品,一定要在外包装上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结语:食品添加剂国标也需要与时俱进,新的标准使我们感觉食品更安全了一点,更健康了一点。面对林林总总的食品添加剂,我们无从选择吃或者不吃,只是希望国家能更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监管力度,保证消费者的“进口”大事。
总结: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普通消费者也成了半个“专家”,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已是认得十之八九,可这样的“学识”却不是消费者想要的,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安全。但是现实却一次次打击着消费者的信任,现在人们已是谈“添加剂”色变,可以说添加剂已经成了食品不安全的代名词。
迄今为止,每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都是与食品添加剂有关联,无论是被过量使用,还是违规添加对人身体存在较大危害的化学合成添加剂。从轰动整个乳业的“三聚氰胺”到撬起整个白酒业的“塑化剂”,无一不知陈述这样一个事实。无良企业以及那些所谓有关专家,使消费者对道德规范一次次失望,法律成了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迫切需求。上述食品安全事件,有一些就直接暴露了添加剂国标的缺失。因此,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规范是现实所需,也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点。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