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难产 多方利益难调和是主因
2024-05-03 19:01    3685 

对消费者而言,去年食用油行业最值得期待的消息或为《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将在2013年年初正式出台。

然而,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该国标可能在今年再度搁浅,正式出台还需时日。日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调和油这一块的市场份额巨大,多方利益错综复杂、难以调和,才引致行业标准迟迟未能出台。

据了解,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在国内市场上,食用油巨头金龙鱼最早向市场推出1∶1∶1概念的调和油,随后,其它品牌也快马跟上抢食。目前,调和油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调和油的定价和销售量都已经非常稳定。

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食用调和油的产量达238万吨,占小包装食用油507万吨的46.9%,已经超过大豆油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种。终端市场上可见的调和油品种不下20余种,不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也让这一块的市场竞争愈趋白热化。

据业内人士测算,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有3%的盈利。而100元的以大豆为基础的调和油可盈利6%,是纯大豆油的2倍,这也是近年众多企业纷纷抢滩调和油市场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调和油市场一直饱受着“乱调”的非议,原因是这一新的油品长期只有企业标准而没有行业标准。正因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一些厂商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或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总结起来就是什么油便宜就兑什么油,什么油贵就标什么油。最终,深受其害的只能是不知如何辨别调和油优劣的消费者。

前述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还透露,尽管目前调和油市场有乱调的不良名声,不过消费者还是可以根据市场反应及专家建议来挑选调和油,尽量避免购买那些市场口碑差的杂牌货,而应多选择信誉好的大品牌。(记者/牛思远)

来源:南方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